陳碩:識印記
馬敘倫(1885-1970),字彝初,更字夷初,中國民主促進會主要締造人和首位中央主席。馬敘倫先生的故鄉(xiāng)杭州要建 “馬敘倫歷史資料陳列館”,馬老親屬捐贈了一批珍貴資料,有書畫、圖書和文房用品。對學印刻印的我來說,最感興趣的是其中兩方印章,為配合展覽的需要,也傳拓了這兩方印章。但在鑒定印章作者的關鍵點上,從最開始的篤定到后來的疑惑,再到最后的恍然大悟,可謂一波三折。
陳碩,杭州民進馬敘倫研究會專家,杭州民進文化支部會員。
馬老親屬捐贈的印章有兩方,一大一小。
小者14mm見方,54mm高,壽山石質,馬鈕。印文:“夷初六十以后作”。粗邊細朱文古璽風格。
邊款為:“夷初先生法家指正,甲申三月,魯廠” 。
大者28mm見方,47mm高,青田石質,無鈕。印文:“馬敘倫印”,回文。
邊款有兩面頂款一面,其一行書雙刀刻:“不信蒯通能相背,可無孫武善攻心”。其二楷書單刀刻:“夷初先生教正,心泉刻”。頂款楷書單刀刻:“戊辰六月,登庵”。
一
先說小的那方:“夷初六十以后作”,落款“魯廠”,此處的“廠”并非簡體字工廠的“廠”,而是讀作“an”第一聲,通“庵、盦”。前人用此字作姓名的很多,清末大詩人龔自珍就號定庵,西泠印社創(chuàng)始人之一王褆號福庵,他們都是“廠、庵、盦”幾個字混用,所以這方小印的作者應該是西泠印社早期社員張魯庵。
張魯庵(1901-1962),名咀英,以字行,浙江慈溪人,齋稱“望云草堂”,為杭城著名藥行“張同泰”的第五代主人。他還經(jīng)營益元參號,并在上海開店,所以長住上海。張魯庵自幼喜好金石翰墨,移居上海后,拜入同鄉(xiāng)趙叔孺門下,專研印學。趙叔孺是當時和吳昌碩并駕齊驅的藝術大家,區(qū)別于吳昌碩的古樸雄渾,趙叔孺的風格為整飭靜穆一派。趙叔孺還是藝術教育家,張魯庵的師兄弟中有許多印壇巨匠,如陳巨來、葉潞淵、方介堪等等。
馬國權在《近代印人傳》中評價張魯庵:“魯盦刻印,工秀雋雅,雖古璽漢印及明清諸家無不取法。”從張魯庵給馬敘倫刻的這方小印看,完全符合這個評價?!耙某趿院笞鳌庇∥募毻?,穿插合度,留白自然,不靠過度的殘破來表現(xiàn)古雅,確是個中高手。邊款“夷初先生法家指正,甲申三月,魯廠”使刀如筆,輕靈宛若唐人小楷。但這種能充分表現(xiàn)筆意的刻法,往往入石較淺,為傳拓帶來一定困難。
雖然馬老和張魯庵相差16歲,但從上款 “夷初先生”來看,張魯庵對馬老以字稱呼,他們是以平輩論交的。因為舊時特別講究長幼有序,從相互之間的稱謂來判斷彼此之間的關系是完全可行的。名是只能長輩叫的,平輩之間互稱字,晚輩對長輩只能稱呼別號,長輩可以謙虛,但做晚輩的絕對不能逾越。
從技術角度分析,張魯庵刻制這方印用的一定是薄刃小刀,這就讓人想起他的兩個創(chuàng)舉:對刀具的定制和對印泥的研究。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敝斡★L格不同,對刀具的要求自然不同。吳昌碩是亂頭粗服的風格,治印鈍刀硬入;張魯庵工穩(wěn)秀麗,就需要薄刃小刀來表現(xiàn)了。據(jù)《近代印人傳》記載:“其制刀之鋼定自英國鷹立球鋼廠。闊二分,長二寸弱,三十多年前(按:此文是1982年作。)每條即美金八元,魯盦以不同要求以砂輪親為磨礪,然后夾以竹片,裹以弦線,再髹之以漆,匪獨鋒刃極利,又復美觀輕巧,即刻象牙犀角亦數(shù)十印不鈍?!?/p>
相比制刀,張魯庵對印泥的投入更大。他試制了文獻記載的各種配方,甚至按照古方把紅珊瑚、紅寶石等碾碎加入印泥,不惜工本可見一斑。經(jīng)過種種試驗,最后破除各種傳說、神話,確定以朱砂、艾絨、精煉油為主的配方,制成了深受業(yè)內好評的“魯盦印泥”。到了21世紀初,魯庵印泥的制作方法還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就常人而言,有這兩項成就足以傲世,但對張魯庵來說這只是滄海一粟,他對印壇最大的貢獻是印學資料的收藏。張魯庵對心儀的印譜、印章可謂一擲千金,被傳為佳話的有五百大洋買入清代鄧石如的一方五面印、一千四百大洋買入《十鐘山房印舉》等。他一共收藏四百余種歷代印譜,其中明刊本就有三十余種;歷代印章一千余方,除了古璽漢印,明清流派印也是精品薈萃,諸如何雪漁、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西泠八家、黃牧甫、吳昌碩等等。
對于藏品,張魯庵并不自珍秘藏,而是非常愿意與同好分享,朋友想要借閱欣賞,他都會一一滿足,甚至主動輪番送至后輩學子家中,給與參考學習。他生前就多次表示要把藏品捐贈公家,后來,他的家屬遵從他的遺愿,將歷代印譜、孤本凡433種近2000冊、秦漢璽印及明清名家刻印1525方悉數(shù)捐贈西泠印社,這是自西泠印社創(chuàng)始以來接受的最豐富、最珍貴的印學收藏珍品,《人民日報》及浙滬媒體均予以報道。西泠印社為了感念張魯庵先生的無私奉獻,特辟專室保存,仍使用張魯庵的齋名“望云草堂”,并由第三任社長張宗祥先生題寫,制成橫匾懸掛中堂,以示永志。
說到這里,有一個小問題,這方雕有馬鈕的印石是馬敘倫自己的?還是張魯庵送給馬敘倫的?如果是張魯庵特意挑選了一方雕有馬鈕的印石,親自篆刻后送給馬敘倫,那也真是用心良苦了,只可惜,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從考證。張魯庵先生家境殷實,不以刻印為生,所以傳世作品極少,這方印章是馬敘倫、張魯庵研究難得的實物史料。
二
再說那方大的印章:“馬敘倫印”,印石極舊,包漿厚,黑筋入骨。青田石因石質緊密,不易出包漿,看此石樣貌或為明清之際舊物,黑筋當為早年煨染。兩面邊款,第一面雙刀行書款:“不信蒯通能相背,可無孫武善攻心”,這是清代嚴允肇《諸將雜感四首 其一》中的一句。嚴允肇,順治十五年進士,官壽光知縣。從刀法看,“雙刀”是清康熙前流行的刻法,康熙以后,浙派大興,印章邊款多用單刀,類似刻碑的雙刀幾乎無人用了。此邊款字口因長期摩挲頗見潤滑,除了佐證印石或為明清之際舊物外,還說明這方印章至少被刊刻三次,被磨掉兩次,因為另外兩面款是民國之后刊刻的。那么,新的問題又來了,一面邊款,一面頂款,兩個不同的名款,到底哪一個是現(xiàn)存印面的作者呢?
一面邊款“夷初先生教正,心泉刻”,上款“夷初先生”,落款“心泉”,但沒有刻制時間。一面頂款:“戊辰六月,登庵”(圖5)落款“登庵”,有刻制時間“戊辰六月”,但沒有上款。心泉,一時不知道是誰,但登庵是大名鼎鼎的西泠印社總干事韓登安??创擞∮∶骘L格,是工穩(wěn)一路,在已出版的《韓登安印譜》中有一方“敘倫長壽”的印章,說明韓登安是給馬敘倫刻過印章的(圖6),所以我理所當然判斷這方印章是韓登安作品。
雖然當時作了判斷,但心里總是不踏實。回家后通過網(wǎng)絡查詢,查到幾處“心泉”所刻印章的拍賣紀錄,綜合作者介紹:民國時期的北京篆刻家高爽,師從王福庵。從拍賣圖片看,邊款與馬老印章應為同一人作品。既然同為福老的弟子,高爽和韓登安的印章風格相似也就不足為奇,僅憑印章風格來確定作者不再可行。又因“心泉”款沒有年份,也無法從時間脈絡來判斷。兩位邊款作者師出同門,年代接近,風格相近,如何確定誰是真正的印面作者?迷霧重重。
思考多日,我求助于韓登安先生的哲嗣韓經(jīng)世先生。據(jù)我所知,韓登安先生所有作品都留有底稿,按年裝訂成冊,只要此印為韓登安先生所刻,還是有希望查到的。韓經(jīng)世先生是著名的陶瓷專家,故宮博物院耿寶昌先生的弟子,浙江博物館研究館員,雖然退休多年,但仍然很忙,全國各地到處跑。不巧的是,韓經(jīng)世先生當時不在杭州,一時之間也沒法幫我查找。
在等候韓先生查找結果期間,我拿著印蛻和邊款拓片去請教林乾良先生和許自強先生,兩位老師學識淵博博聞強識且都是韓登安先生的親傳弟子。但僅憑印蛻和拓片,兩位老師也很難確定到底是誰的作品。我只能繼續(xù)等待。
一個多月后,終于等來了結果。韓先生家藏韓登安印譜中,同一邊款的印面不是現(xiàn)存印面!由此可見,現(xiàn)存印面應該是高心泉先生的作品,而韓登安先生的作品已經(jīng)被磨去了。
那么這位“心泉”先生到底是誰呢?拍賣公司介紹他是王福庵的弟子,從作品來看,水準也是不俗,可為什么默默無聞?資料這么少呢?我還是不死心,繼續(xù)查找。
2011年西泠印社春拍有一方“心泉”先生印章,但作者介紹顯然是復制黏貼而來,并沒有新材料。查《中華書法篆刻大辭典》,沒有!俞劍華《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沒有!《近代印人傳》,沒有!開始在孫洵《民國篆刻藝術》中也沒有找到高爽,就連陳玉堂的《中國近現(xiàn)代人物名號大辭典》也沒有!
實在沒轍,用了最笨的辦法,把《民國篆刻藝術》中篆刻家小傳一節(jié)從頭到尾一個個看下來?!白碳倚鳌笔且宰碳疑隇樾颍磺宄甑呐旁谧詈?。終于在接近結尾的地方找到了“高源(?-1966),字心泉?!痹倏醋髌罚∶?、邊款風格相同,所選6方印作,5方落款是“心泉”;另一方為文物大家史樹青刻的落款是“高源”。
根據(jù)此書的線索,我找到《傅大卣手拓印章集存》,書中傅大卣手書題跋:“高源(生卒不詳)字心泉,約卒於一九六六年前后。解放前為北京治印名家。印宗秦漢,尤對元朱文有獨到之處,識者重之?!?傅大卣(1917-1994),河北三河縣人,解放后曾任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局流通文物專家組成員、中國歷史博物館文物鑒定顧問、故宮博物院文物鑒定顧問等。傅大卣是文物專家,又久居北京,他寫的心泉先生的生平資料應該是可靠的。
至此,基本能確定拍賣公司的信息有誤,這位“心泉”先生應該是高源,而不是高爽。抽絲剝繭,仿佛老吏判案,終于有了結果。作為韓登安先生的再傳弟子,我對這個結果雖然很遺憾,但能探尋到事實的真相也很是欣慰。
《民國篆刻藝術》和《傅大卣手拓印章集存》都沒有提到高心泉師從王福庵。高心泉是北京治印名家,若和王福庵有交集,只能是二十年代王福庵在北京印鑄局任職期間。但王福庵在1937年所刻“但開風氣不為師”一印的邊款中說到:“余平生刻印未有弟子,近日滬上頗有人欲來就業(yè),因取定盦詩句作印以見志。丁丑五月福廠識?!?雖然王福庵最終收了一些弟子,但至少在丁丑(1937)年之前應該是沒有,二十年代王福庵在京期間自然也不會有。
我覺得還是《民國篆刻藝術》說得比較中肯:“高氏印宗周秦兩漢,出入規(guī)矩,風格謹嚴古雅。尤對元朱文有精到之處。二十年代,因王禔(福庵)、唐源鄴(醉石)等名家先后任職于北京?!闩伞★L一時為舊京印人所染?!彼?,高心泉和王福庵的關系,用“私淑”可能比“師從”更合適,也就是說,高心泉對王福庵心摹手追,受其藝術風格影響很大,但不是王福庵的弟子。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韓先生家藏韓登安印譜,這或許是留存世間的孤本了。(圖7)“戊辰六月,登庵”,此戊辰當是1928年,在韓先生的一生中,只逢此一個戊辰,是年23歲。此印風格與《韓登安印譜》中收錄的為馬老所刻另一方印“敘倫長壽”類似,都是在漢印的基礎上吸收了吳昌碩的特點,更注重書寫的筆意和線條的靈動?!俄n登安印譜》是以創(chuàng)作年份為序的,雖然此印沒有刊登邊款,但從同頁面的印章判斷,應該也是戊辰年刻制的,也就是說,“戊辰六月,登庵”和 “敘倫長壽”是同一年所刻,甚至同時所刻。
另外,據(jù)我所見,韓登安先生為師友作印,都有上款;若是改刻舊印,往往也會在落款處說明,以示流傳有序(圖8)?!拔斐搅?,登庵”,沒有上款,可見馬老和韓登安先生應該是沒有交集,至少在當時沒有。這兩方印或是朋友轉托,或是付潤索刻,或許這也是印面被磨掉重刻的原因。這里又引申出另一個問題,那方同年所刻的“敘倫長壽”是否還留存世間?
三
馬敘倫先生是著名的學者、教育家、詩人、書法家,對書法藝術和文字學都研究極深。我最早讀到他的著作是《六書解例》,最近又通讀了新出版的《石鼓文疏記》,更是仔細閱讀了他的《石屋余瀋》和《石屋續(xù)瀋》,始終沒有找到馬老關于印章的論述。在《石屋余瀋》中,論及的師友親誼中有的是篆刻名家,有的是收藏印章的大家,但他只記敘詩文、書法、繪畫、筆墨紙硯文房用具甚至古玩瓷器,卻從未提起印章,或許在馬老的理念里印章只是實用器而已,雕蟲小技壯夫不為。
馬敘倫在《石屋余瀋》中稱“陳伏廬丈”者是陳漢第。據(jù)粗略統(tǒng)計全書132則中有11則從不同側面提到陳伏廬。馬老和陳漢第是杭州同鄉(xiāng),又有共同的愛好和朋友,所以往來頻繁。陳漢第(1874-1949)號伏廬,晚清翰林,辛亥革命后歷任國務院秘書長,清史館編纂,晚年寓居上海。擅寫花卉及枯木竹石,尤善畫竹。筆墨謹嚴,極有法度卻仍生動有致。藏印頗富,輯有《伏廬藏印》。
著名的篆刻家,印學史研究者葉露淵先生在1987年上海書店出版社影印的《伏廬藏印》前言中這樣評價陳伏廬:“近代輯譜如龔氏瞻麓齋,陳氏徵秋館,羅氏赫連泉館,張氏碧葭精舍等所藏逾千,伏廬之聚,雖不及其半,然質文并佳,與爛缺悉收,真?zhèn)文q者不可比擬。即與上述諸家之藏印相較,亦足以抗衡。余得縱觀全部藏印,摩挲再四,明珠顆顆,嘆為觀止?!?/p>
這么一個大藏印家,馬老和他談書談畫談八卦,就是沒有一次談到印章,可見馬老是真的沒什么興趣。
馬老在《石屋續(xù)瀋》中提到諸多在篆刻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如吳讓之、趙之謙、王福庵和童叔平童大年兄弟,但書中記錄基本不涉及印章。只在提到可能和他有交往的童大年時,給了“且精刻石”四字考語。這也是《石屋余瀋》《石屋續(xù)瀋》兩書中僅有的提到印章的兩處之一。注意,這里用的不是“篆刻”,不是“印章”,也不是“刻印”,用的是“刻石”。
吳熙載(1799-1870),字讓之,清代篆刻家、書法家。善書畫,尤精篆刻。少時即追摹秦漢印作,后直接取法鄧石如,得其神髓,又綜合自己的學識,發(fā)展完善了“鄧派”篆刻藝術,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馬老在《石屋續(xù)瀋》中轉述李審言之作,講了一段何紹基嫉妒吳讓之,進而詆毀其書藝,導致吳讓之潤例收入頓減的掌故。
趙之謙(1829-1884),清代著名書畫家、篆刻家。篆刻成就巨大,對后世影響深遠。近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畫家都從他處受惠良多。馬老在《石屋續(xù)瀋》中的介紹是:“以書及刻石擅聲?!贝颂幨堑诙幪岬健翱淌?。然后又轉述了李審言《脞語》中揭露趙之謙偽造魏碑謀利、拖欠刻書費用等丑行。
王褆(1880-1960),號福庵,現(xiàn)代書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創(chuàng)始人之一。馬老在《石屋續(xù)瀋》中也無片言只語論及印章,只在《王福廠沈尹默書優(yōu)劣》一則中這樣說:“福廠余父執(zhí),余嘗觀其作篆書楹貼,亦不空肘腕,是真描花也。” 馬老對書法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自己寫字,無論大小,甚至寫扇面,也是懸腕懸肘,所以,對枕腕作書者自然苛責。
雖然從宋代開始,文人就介入了印章的創(chuàng)作,到了元明,方便鐫刻的石材大量引入,更是促進了印章從單純的征信憑證漸漸過渡到獨立的藝術創(chuàng)作。但在一些傳統(tǒng)文人心中,印章始終是壯夫不為的雕蟲小技。例如杭州望族“高半城”高家“高氏三杰”之一的高時豐,長馬敘倫九歲,清末秀才,詩書畫具能,就是不刻印,他的兩個弟弟高時顯、高時敷都能刻印,都是西泠印社早期社員,唯獨他這個大哥對印社的活動不感興趣。鐘毓龍,長馬敘倫五歲,清朝最后一科舉人,與王福庵是幼年的同窗,兩人同在一所學校教過書,一起研究文字學,友誼保持至耄耋。王福庵過世后,八十多歲的鐘毓龍還親自用小楷為王福庵的遺作《作篆通假》寫序。這樣的交情,鐘毓龍也沒有王福庵的印章,因為他平時用的印章兩位妻舅(高時顯、高時敷)已經(jīng)給刻了,有的用就好了,不必多事。
從這兩位幾乎和馬老同時代的文人對印章的態(tài)度,大致也反映出他們這一輩文人中,不太重視印章還是有相當比例的。
幾十年風風雨雨過去了,這兩方印章能完好保存到現(xiàn)在,馬老家人的精心呵護功不可沒。而我們后人何其有幸,能目睹前人的遺跡,見證他們的交誼,同時,也讓我們認識了一位名聲不顯但功力深厚的北京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