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民進藝苑  >  文學

黃蓓佳:《珍藏北大》(1)

發(fā)布時間:2013-09-05  來源:

放大

縮小

珍藏北大 

  畢業(yè)近三十年,多次遷徙搬家,扔掉過無數(shù)的身邊舊物,有幾樣東西卻始終在書桌抽屜里珍藏。 

  收藏的不是歲月,是北大的氣味,七七級全班同學的氣味。 

  我父親的家族有腦早衰的遺傳,到了我這兒,似乎癥狀出現(xiàn)得更早,有很多年輕時代的事情,回憶已經(jīng)感覺吃力。有時候我跟同事訴說健忘的苦惱,沒有人相信,嘻哈一笑,當我是矯情。只有我自己明白,我的確在一年年地遺忘。我寫在這里,立此存照。如果有一天,同學相見,我叫不出對方的名字,請你們,請我親愛的同學們,不要責怪,也不要悲憫,輕輕提醒我一聲,喚醒我的記憶,讓我有一點自尊。 

  最近我一直在想,畢業(yè)離校的那一天,是哪幾位同學抬著我的行李,輾轉(zhuǎn)在擁擠的公交車上,陪伴我到火車站臺的呢?我依稀有印象,可是不敢確定。也請當年送我的同學在我文章后面跟個帖子,讓我記住你們。年輕時狂妄自信,總以為“該記住的一定能記住”,所以從不愿花時間做一點筆記。如今到了喜歡憶舊的年齡,偏偏一切都已經(jīng)模糊,印象總在是與不是之間搖擺,對自己的懷疑遠超于肯定。 

  無法挽回的悲劇。 

  但是我記得清楚的是,當年,我坐在車窗里,我的同學們在車窗外,火車還未開動,我已經(jīng)哭得淚眼模糊。是我身邊正讀清華的小弟弟替我把車窗拉上了。他不想讓我在全車旅客面前太丟人現(xiàn)眼。 

  隨車帶回的行李有好幾件,包括大學四年全部的鉛印和油印的教科書,復(fù)習資料,聽課筆記,一套十五盒托陳建功學兄代購的古典音樂磁帶。我當年被分在江蘇省外辦,不安心工作,一門心思要調(diào)出機關(guān),最早想調(diào)到大學教書,進行到一半時,江蘇作協(xié)來調(diào)我當專業(yè)作家,心想從此不會跟學問沾邊了,于是乎,最早被我淘汰的北大遺物是教科書、復(fù)習資料、聽課筆記。 

  那套古典音樂磁帶曾經(jīng)是我的寶貝。八五年我買了第一套激光音響,從此改聽CD,但是那套磁帶一直舍不得處理。大概到了二十世紀最末一年吧,我搬家,舊物實在太多,十五盒磁帶占用的空間又大,才忍痛舍棄。舍棄的當時,心里對建功兄說了一聲“對不起”。 

  現(xiàn)在留在身邊的,是一枚北大?;眨槐举徸员贝笮@的《新華字典》,一本封面印有《未名湖——北京大學五四文學社》字樣的小本子,本子里寫滿全班同學的臨別贈言。 

  三十年都沒有舍得遺棄的,這一輩子應(yīng)該都不會遺棄了吧? 

?;?/strong> 

  剛進北大時,有點自戀,也有點瘋狂,發(fā)了一枚?;眨瑫r時刻刻都戴在身上,坐車外出,胸脯挺在人前,生怕別人看不見這份榮耀。春節(jié)回老家,戴上?;?,一街羨慕的眼睛,更有“衣錦榮歸”的豪邁。 

  慢慢地,生命歸于平淡,?;臻_始分場合地戴。 

  又后來,所有的場合都不戴了。戴校徽的都是新生,用今天的話說,是“菜鳥”。?;臻L時間地躺在抽屜里,跟飯票、削鉛筆的刀、頭發(fā)夾子、鑰匙等等的零碎物件混在一起,磨擦得白漆斑駁。 

  畢業(yè)之前的一個月,聽說校徽要上繳,心中忽生不舍。跟幾位同學想出辦法:到校務(wù)處去,謊說?;諄G了,付了很少一點工本費,領(lǐng)回一枚新的。想來校務(wù)處的老師都知道怎么回事,不說破罷了。也或許,他們當年畢業(yè)時,同樣耍了這個小小的計謀呢? 

  畢業(yè)時,繳上舊?;?,珍藏了新?;?。 

  從未在任何人面前出示過這件物品,只知道,每日在書桌前寫作,?;站驮阱氤咧獾某閷现校o靜陪伴。 

  (責任編輯:張禹)

作者:     責任編輯:zha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