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苑美蓮香遠清
——小記民進會員、著名黃梅戲演員吳美蓮
“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边@是周敦頤對蓮的評價,也是著名黃梅戲演員吳美蓮留給我及廣大戲迷的印象。
1.68米的高挑個頭,纖纖苗條的輕盈身材,一打眼就給人水靈秀麗的印象,出生于南陵的吳美蓮是典型的江南美女。而吳美蓮在介紹自己的時候則質(zhì)樸地說:“我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村人,父母就是種田的,我就是在農(nóng)村長大的?!边@個農(nóng)村女孩是如何走上黃梅戲表演之路的呢?
南陵佳麗來宜城
吳美蓮出生于南陵的一個小山村。山村的青山綠水讓她出落得清靈如水、恬淡質(zhì)樸。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水土出一方戲?,F(xiàn)在大家都知道黃梅戲是在安慶發(fā)展成長起來的。其實,這個安慶包括了以安慶為中心的長江兩岸。眾所周知,徽州語言與安慶語言“不搭界”,可謂是大相徑庭,但績溪縣、歙縣、黟縣都曾有過黃梅戲劇團。吳美蓮的家鄉(xiāng)南陵的父老也有不少人喜歡黃梅戲,吳美蓮的父母就都很喜歡黃梅戲,她的母親還很會唱黃梅戲,所以,吳美蓮也稱得上是在黃梅戲懷抱里生長出的女兒家。因為天生有一副圓潤的好嗓子,吳美蓮從小愛唱歌、唱廬劇、唱黃梅戲,還通過聽錄音帶學會了嚴鳳英的許多唱段,并逐漸萌生了一個夢想:長大后成為一個黃梅戲演員。
山村的消息比較閉塞。1994年,吳美蓮才得知湖北省黃梅戲?qū)W校招生的消息。她興沖沖參加了考試并被學校錄取了,卻沒有上成學。因為當時她家尚未脫貧,拿不出上戲校的錢。天真無邪的吳美蓮嘗到了失望的滋味,她成天寡言少語打不起精神來,這一切她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咬牙決定:就是砸鍋賣鐵也要圓女兒學戲之夢。 天隨人愿。1995年,吳美蓮憑借著自身的優(yōu)勢和第一名的過硬成績順利被坐落在安慶的安徽黃梅戲?qū)W校和湖北省黃梅戲?qū)W校兩所學校錄取,湖北方面還做出了免費讓吳美蓮入學的決定,但小美蓮認為學黃梅戲就應該到安慶來,于是,坐落在安慶市集賢路 108號的安徽黃梅戲?qū)W校表演科又多了一棵“好苗子”。
應該說吳美蓮進入戲校的年齡其實有些偏大了,1995年她已經(jīng)16歲,這個年齡段對練基本功來說有些稍遲。而且,她的口音對學黃梅戲是障礙,“入校頭一年,語言難度挺大。而黃梅戲很多的演唱與道白要用安慶方言才具備其獨特韻味?!钡M校后吳美蓮備受老師關愛。特別是著名黃梅戲演員胡靜老師在她身上傾注了很大的心血,對吳美蓮是一句一句地教,一字一字地“摳”。吳美蓮感激地說,她先前真沒想到老師會給她這樣一個來自農(nóng)村的孩子這么無私的關心、愛護,就特別想用最好的成績?nèi)蟠鹚麄?。因此她練起功來格外刻苦,不但早上早起,中午也不休息,別人午睡時她還跑到練功房。排戲時跟團里老師學,在家又跟著磁帶學,在學校呆了幾年,吳美蓮身上穿的一直都是練功服。同學中有不少人談戀愛,一到周末、節(jié)假日不是回家就是結(jié)伴出去玩,享受生活。她卻一直和幾個同樣家境的同學老老實實呆在學校,每頓飯都是一份炒白菜,大夏天里連西瓜都舍不得買的吃。她一心一意只想著練成一身好功夫,為自己掙得一個像樣的未來。
有志者事竟成,還沒等到畢業(yè),吳美蓮就以優(yōu)越的條件和出類拔萃的成績被安慶市黃梅戲一團挑去,實現(xiàn)了她留在市級劇團的夢想。
寒塘小荷初吐芬
運氣總是青睞努力的人,這朵寒塘小荷一經(jīng)綻放就香氣四溢。1998年,吳美蓮參加平生的第一次比賽——首屆嚴鳳英大賽就獲得了“新苗獎”。 但直至今日,她還在為1998年未能在嚴鳳英大獎賽中奪魁而“耿耿于懷”:“那是我第一次參加大賽,成績不太好,得了第三名,本來可以拿第一名的。”她說,在這次比賽中她選擇了《小辭店》當中的一段,這個唱段的演唱難度非常大,唱段當中有九個“來”字,要求演唱者對每個“來”字要有不同的表現(xiàn)。面對著鏡頭、現(xiàn)場七八個評委和百名觀眾,她在臺上太緊張,最終沒能拿到老師都以為穩(wěn)拿的冠軍。
這一次不算挫折的“挫折”反而激發(fā)了吳美蓮不服輸?shù)男睦?,“后來我就慢慢在舞臺上鍛煉,通過一次次地參賽和演出,不僅獲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更重要的是鍛煉了膽量贏得了自信”,她說。
幾次大賽之后,她就越來越自如了,并接連在幾項重要賽事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2000年參加安慶市青年演員基本功大賽即奪得一等獎。同年參加戲劇故事片《山鄉(xiāng)情悠悠》的拍攝,飾方華,此片榮獲 2000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2001年被安徽省電視臺授予“相約花戲樓”欄目“最具潛力新人”稱號。同年還獲得安慶青年演員大獎賽第一名。 2002年她參加全省小戲調(diào)演榮獲 “嚴鳳英”杯黃梅戲大獎賽優(yōu)秀表演獎。2003年在中國安慶第三屆黃梅戲藝術節(jié)上獲先進個人稱號。
勤學苦練終折桂
在黃梅戲界有一種說法:男怕“訪友”,女怕“辭店”。因為這兩出戲,都是硬中硬的唱功戲,都是需要傾注充沛的情感,演起來是相當累人的。在吳美蓮的心中一直有個愿望,那就是一定要成功演一次《小辭店》,彌補第一次比賽的遺憾。機會來了, 2006年安徽舉辦“新世紀五朵金花”的評選活動,吳美蓮又一次帶著她的《小辭店》來到合肥。
黃梅戲的“五朵金花”首次出現(xiàn)在上個世紀。馬蘭、吳瓊、楊俊、吳亞玲、袁玫這五名黃梅戲優(yōu)秀演員通過她們的努力獲得了這一殊榮。上世紀“五朵金花”并沒有經(jīng)過什么推選與競賽,而“新世紀五朵金花”則是由省戲劇家協(xié)會、省黃梅戲劇院和省電視臺《相約花戲樓》欄目聯(lián)手策劃,發(fā)動省內(nèi)各市縣黃梅戲劇團廣泛參與,層層選拔而誕生的。如此大規(guī)模的活動在當時黃梅戲發(fā)展史上還是首次。資深評委說,這次評選不光是看演員們的臨場發(fā)揮,而是著眼于選拔新世紀有潛質(zhì)的能在黃梅戲舞臺上挑大梁的新人。選拔賽先從安慶、池州開始,接著在馬鞍山、銅陵和合肥等選區(qū)展開,共有 100多人參賽。
《小辭店》是黃梅戲傳統(tǒng)劇目中最具魅力的劇目之一,也是嚴鳳英大師早期代表作之一。從它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就受到觀眾的青睞,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流逝,人們對它的熱愛程度,不但沒有衰減,反而與日俱增。吳美蓮精心準備著她的《小辭店》。在老師、領導及同仁的保駕護航下,吳美蓮細心揣摩著人物心理,認真處理著唱腔,她把這一段唱得如行云流水,充滿著離愁別意,聲聲出自內(nèi)心,句句流于肺腑,低音處委婉而醇厚,高音處清亮而圓潤。比賽中,吳美蓮完美的演唱、聲情并茂的表演,終于征服了觀眾和評委,她一舉奪得了“金花獎”。
憑著“金花獎”的榮譽,2007年吳美蓮參加了“尋找七仙女——全國黃梅戲青年演員電視挑戰(zhàn)賽”大賽,成為直接進級“七仙女”決賽的唯一選手?!皩ふ移呦膳珖S梅戲青年演員電視挑戰(zhàn)賽”是安徽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聯(lián)合舉辦的一項賽事,是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的黃梅戲?qū)I(yè)性比賽,目的是為了繁榮和發(fā)展黃梅戲藝術事業(yè),打造新一代的黃梅戲明星。參賽選手們來自安徽、江蘇、湖北等專業(yè)劇團。進入總決賽后,吳美蓮以優(yōu)美的嗓音、瀟灑的表演給觀眾和評委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最終她以 96.53高分技壓群芳,取得“尋找七仙女全國黃梅戲青年演員電視挑戰(zhàn)賽”的總冠軍。這年她還在全國黃梅戲青年演員大賽中獲得“黃梅之星”稱號。
一個優(yōu)秀的黃梅戲演員的誕生,需要天生的麗質(zhì),嗓音和后天的努力以及堅持。在成績與榮譽的背后,吳美蓮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她始終以一種臨戰(zhàn)的狀態(tài),尋找機遇,迎接更多更多的挑戰(zhàn)。比如在《女附馬》中,吳美蓮飾演馮素珍一角。戲中女扮男裝的戲占了一大半。這些戲要穿高底靴,戲曲中高底靴不僅靴底厚重,而且上寬下窄,穿上后很容易拐腿或崴腳。吳美蓮因為身材高挑,在生活中幾乎不穿高跟鞋,為了演好這個戲,她曾經(jīng)每天泡在練功房,穿著高底靴象體育運動員一樣成千上萬遍地跑著。正是因為這樣的苦練,戲中的馮素珍穿上高底靴才顯得那樣的輕松自如,那樣的瀟灑而美麗。
十年來吳美蓮主演了《女駙馬》、《天仙配》、《小辭店》、《淚灑相思地》、《江淮兒男》、《桃李無言》、《金釵記》、《夫妻觀燈》等幾十本大小戲。她扮相秀美,唱腔甜潤,臺風嚴謹,戲路開闊,她主演的角色色彩紛呈,給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藝苑美蓮香遠清
“金花”之譽、“七仙女”之名……吳美蓮在前進的道路上飛躍著。2006年她晉升為三級演員, 2008年取得了二級資格。2009年在第五屆中國黃梅戲藝術節(jié)上獻唱黃梅歌《天女花》,并主演了黃梅戲音樂電視劇《郎對花 姐對花》?!独蓪?姐對花》是吳美蓮真正意義上接拍的第一部黃梅戲音樂電視劇。拍攝過程中的種種艱苦自不必說,但吳美蓮卻不以為苦、以苦為樂,“戲曲與電視的最大差異就是,前者講究程式化,較為夸張,后者更為貼近生活,注重內(nèi)在情感的抒發(fā),因此,我會把這次機會視作黃梅戲表演之路上的一次新的嘗試與突破。”吳美蓮說,這部電視劇登陸安徽電視臺文體頻道后,在省內(nèi)觀眾中立時掀起了一陳黃梅戲熱潮。 2010年吳美蓮不僅隨院赴美國訪問演出,接受了香港鳳凰衛(wèi)視的采訪,還參與了黃梅戲數(shù)字電影《六尺巷》的拍攝,在劇中飾演“胡月娥”?!昂露鹗莻€性格比較潑辣、張揚的人,這與我偏文靜的性格有些不符,一開始導演并沒有選中我演這個角色,是韓院長極力推薦導演才讓我嘗試?!睘榱瞬还钾擁n院長的期望,吳美蓮用心鉆研劇本,揣摩劇中人物的個性,每天都在認真研究,吳美蓮的努力沒有白費,這部電影獲得了成功。 2011年,吳美蓮被破格晉升為國家一級演員,并登上舉世矚目的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戲曲晚會的舞臺。2012年吳美蓮領銜主演了清雅黃梅劇《浮生六記》,該劇取材于清朝文人沈復著于嘉慶十三年( 1808年)的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并根據(jù)北京京劇院的同名劇改編。劇情委婉有致,跌宕多姿;詞曲優(yōu)美又不失詼諧。吳美蓮在劇中同時扮演喜兒、蕓娘兩個角色。她在角色的瞬間轉(zhuǎn)換中,準確細致地把握住了兩個角色的身份和性格特點,演繹得惟妙惟肖,演唱功底深厚,其中《回家》唱段,感情充沛,深深打動了觀眾,每場都贏得陣陣掌聲。因為在此劇中的出色演繹吳美蓮榮獲了第六屆黃梅戲藝術節(jié)表演一等獎。吳美蓮還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青春戲苑”、“名段欣賞”、“戲苑百家”、“燕升訪談”、安徽電視臺春節(jié)晚會和個人專訪的錄制。除了在專業(yè)上得到提升之外,吳美蓮于 2006年獲得了全省“優(yōu)秀共青團員”稱號,并于2008年當選第十屆全國婦女代表,同年當選安慶市政協(xié)委員。如果說吳美蓮獲新苗獎時還是一枝含苞欲放的蓓蕾的話,那么此時的她則真正是一枝亭亭玉立、搖曳生姿迎著陽光綻放的美蓮了。
我一直認為對于演員來說,先天條件是她能否走上演藝之路的前提,但演藝之路能走多遠則取決于她的內(nèi)在品質(zhì)。黃梅戲原是地方小調(diào),由于老一輩黃梅大家——嚴鳳英等藝術大師的努力,黃梅戲唱響了大江南北、唱紅了長城內(nèi)外,唱出亞洲走向世界。安徽省委、省政府“打好徽字牌、唱好黃梅戲”的文化戰(zhàn)略,深得徽民的擁護,也為黃梅戲的發(fā)展開辟了無尚的空間。吳美蓮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她所在的再芬劇院韓再芬院長特別重視劇院青年演員的培養(yǎng),吳美蓮作為劇院骨干,一直是韓再芬院長重點培養(yǎng)的對象。而吳美蓮本人扮相俊雅,表演動作干凈成熟,功底扎實,唱腔伶俐婉轉(zhuǎn),精妙圓潤,韻味醇厚,不少人贊譽她集吳瓊的嗓音,馬蘭的優(yōu)美,韓再芬的表演于一身,而最難能可貴的是她能將黃梅戲的至真至純表達得恰到好處。從《淚灑相思地》的“王憐娟”到《金釵記》中的“黃秀英”、《女駙馬》中的“馮素珍”再到《郎對花姐對花》中的“梅霞”以及被冠以“清雅黃梅劇”之名的《浮生六記》中的“蕓娘 /喜兒”,吳美蓮的表演有著清秀高雅的美譽。另外,吳美蓮有一股韌勁,在圈內(nèi),吳美蓮的用功是有名的。她說:“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就想把它干到最好?!蔽赖陌缦嗯c扎實的唱功也讓吳美蓮擁有了一群鐵桿戲迷,喜愛她的人不僅愛聽她唱的黃梅戲,也鐘愛她的清新與淳樸。但凡到江浙、北京、南昌一帶演出,都會有很多戲迷拿著本子找她簽名。“有的還跟著我到處跑,無論在安慶還是到外地演出,他們都從天津、寧波等地趕過來看。在黃梅戲藝術節(jié)期間,甚至還不乏來自荷蘭的鐵桿戲迷專程回國為其加油鼓勁?!本枚弥瑓敲郎徍鸵恍蛎猿闪伺笥??!坝卸畞須q的年輕戲迷,也有更小的孩子。他們有我的手機號,經(jīng)常給我發(fā)短信和打電話,跟我討論戲的細節(jié),問我演出行程,還有大學生說要為我寫劇本,溝通我在哪次演出時哪個地方可以唱得更好,都挺有意思的?!?/span>
如何讓黃梅戲發(fā)展得更好,吳美蓮也有自己的想法。吳美蓮覺得黃梅戲要發(fā)展首先應當吸引年輕人走進劇場,“肯定要排一些年輕人喜歡的劇目,韓再芬老師推動新黃梅戲的發(fā)展,她這種嘗試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很可貴,不改不行,改成歌劇那樣的也不行?!?、“不能老演傳統(tǒng)劇目,要創(chuàng)新,有新東西,在繼承傳統(tǒng)保持黃梅戲原汁原味的同時,琢磨使唱腔更優(yōu)美動聽。”她認為:“美的東西,大家都會喜歡的。無論老人還是年輕人。”
“曲沼芙蓉映竹嘉,綠紅相倚擁云霞?!蔽覀冎孕淖T高@朵美蓮花在今后的藝術道路上,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既能學習大師,更能超越大師,長笑舞臺,高歌藝苑,成為第四代黃梅戲藝人的領軍人物,挑起黃梅戲的大梁!
?
(責任編輯:張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