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張志勇:教師是教育改革的根本動力
齊魯網北京3月10日訊(特派記者 李淼 張帥 滿倩)9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山東代表團今天在下榻的賓館會議室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全國人大代表張志勇表示,黨的十八大提出,法制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改革都要有法有據。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要求,深入貫徹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制的軌道,用法制的思維和法制方式履行職責。改革開放35年來,我國教育事業(yè)實現(xiàn)了三次歷史性跨越,這就是2000年在世界九個人口大國中率先實現(xiàn)了九年義務教育;2003年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達到17%,進入了高等教育的大眾化;2012年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毛入學率達到85%,基本普及了高中階段教育。2010年-2013年,我國學前教育又取得了重要的進步,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67.5%,比2010年增加了10.9個百分點。
他表示,在看到我國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必須清醒的看到教育戰(zhàn)線仍然存在許多值得憂慮的重大問題、許多棘手的重大挑戰(zhàn)、許多長期無法解決的教育頑癥。如有的地方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并不牢固,教育投入長期達不到國家法定的要求,有的地方身陷歷史教育的泥炭,黨的教育方針得不到有效的貫徹落實;有的地方城鄉(xiāng)教育資源配置差距過大,老百姓對擇校問題意見較多;有的地方教師隊伍素質不高,課外補課、有償家教呈蔓延之勢;有的地方學生長期課業(yè)負擔過重,學生身心素質下降。錢學森之問的破解之路依然困難重重。
他說,教育戰(zhàn)線存在的種種亂象,要還教育一片凈土,回歸教育本質,堅持立德樹人,必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全面建設法制國家、法制政府、法制社會的戰(zhàn)略部署,盡快將教育工作全面納入法制軌道,全面提高全社會的教育法制意識。不能不承認,一些教育官員素質教育只講,校長的頭腦中遵循教育法律法規(guī)這根弦繃的并不緊,甚至有些根本就無視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存在,教育系統(tǒng)必須堅決清理整頓以下教育違法違規(guī)行為:違背憲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不執(zhí)行黨的教育方針的行為;違背教育法,財政性教育經費達不到三個增長的行為;違背中央關于不得以升學率對地區(qū)的學校進行排名,不得下發(fā)升學指標的要求,對教育局、學校簡單的用升學率評價的行為;違背教育法、義務教育法,不開齊國家課程,擅自提前結束課程,破壞循序漸進的教育規(guī)律,制造大量的學習困難學生的行為;違背未成年人保護法,加重學生課業(yè)負擔,不能保障學生法定睡眠時間的行為;違背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仍然在職公辦教師從事有償家教的行為。
此外,還要切實維護廣大中小學教師的合法權益。教師是教育改革的根本動力,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切實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當前,教師對工資待遇、自身評審和隨意加班加點這三件事意見頗大,教師法對教師工資及補貼、住房、醫(yī)療、退休等待遇,都做出了法律規(guī)定,遺憾的是,有的并沒有得到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專業(yè)技術職稱的評定,一會兒搞評定公開,一會兒搞評定合一,導致許多優(yōu)秀教師由于自身評審政策的變動和高級教師崗位結構的限制,即使退休也無法評上高級教師。憲法、勞動法規(guī)定教師享有休息權和帶薪休假的權利,可這些權利經常被無償的加班加點所剝奪。著力加快關鍵領域的教育立法進程。我國學前教育已成為教育公平的新起點,可至今沒有一部學前教育法。激活學?;盍?,給學校更多的辦學自主權,已成為教育共識。可學校法至今沒有列入人大的立法日程,給高等學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權,許多人為高校能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而擔憂,迫切需要一部考試法為之護航。學校減負、家長加負,成為令國人十分糾結的教育現(xiàn)實,一部家庭教育法應該呼之欲出。盡快建立地方政府教育法制水平評定制度。有什么樣的教育法制水平,就有什么樣的法制素養(yǎng)的公民,就有什么樣的法制國家。建立地方政府教育法制水平的制度,監(jiān)督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依法治教的水平,促進我國教育法制水平的不斷提高。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