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2014年兩會專題  >  聚焦代表和委員

袁敬華:托起特殊教育的一片天

發(fā)布時間:2014-03-11  來源:北京周報網

放大

縮小

  來自山東的全國人大代表袁敬華是基層代表,她有一份特殊的工作——山東省夏津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

  袁敬華介紹說,自己的辦學經歷就是中國特殊教育發(fā)展的縮影,反映了中國特殊教育的發(fā)展進程。1992年,在山東省夏津縣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在家里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土坯房里,16歲高中畢業(yè)回到村子里的袁敬華放棄了考大學的機會,辦起了殘疾人學校。原來,她發(fā)現自己村里有幾個聾啞孩子,因為沒有專門的學校而無法上學。袁敬華決定自己給這些殘疾孩子們上課。從1992年到1997年,她一直在家免費給孩子們上課。到1997年,慕名而來的聾啞孩子達到70多個,村委會給她安排了一間房子,從此,學校有了獨立的校產。2002年,又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學校從農村搬到了縣城。2012年,這所特殊學校得到進一步擴建。目前,該校在校生共有950名,來自全國12個省,覆蓋腦癱、智障、自閉癥和聾兒四類殘疾孩子。

  “目前,我們學校正在積極爭取成為省級聽力語言智障腦癱定點康復機構?!痹慈A說。據介紹,辦學20多年來,已有600多個孩子在她的學校得到康復,一些聾啞孩子經過康復教育后可以進入正常學校就讀。

  腦癱孩子則需要長期救治,有些孩子可能需要兩三年甚至四五年才會走路。接納腦癱孩子不久,袁敬華發(fā)現,學校只能從語言上幫助孩子康復,在肢體康復方面學校無能為力。因此,在各級政府支持下,一家非盈利性質的公立醫(yī)院——夏津縣康復醫(yī)院成立了?!艾F在我們學校已經有80多個腦癱孩子,他們一邊治療一邊上學??梢哉f,我們走出了一條醫(yī)教結合的路子。政府對這些孩子相當支持,已經把治療費用納入醫(yī)保和新農合?!边@些腦癱孩子不僅可以在醫(yī)院免費治療,還可以在學校里享受免費義務教育。

  學校里還有一些年齡較大的精神殘疾的孩子,主要是自閉癥和智障患者,長到18歲以后他們從學?;氐郊依锛议L沒法管,他們又無法完全康復融入社會。于是,在好多家長的強烈要求下,袁敬華開始籌建一所1.2萬平方米的殘疾人托養(yǎng)中心。該中心將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主要用來托養(yǎng)重度精神殘疾的孩子。中心將根據他們的智力情況,開辟一些技能培訓,讓他們一邊托養(yǎng)一邊康復,他們在這里可以學習種菜、養(yǎng)豬、養(yǎng)雞等技能。袁敬華說,去年,有一家企業(yè)委托這里的智障孩子給企業(yè)貼商標,貼一個商標給2分錢,孩子們拿到貼商標掙到的幾塊錢后摟著袁敬華笑,“因為這是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到的錢!”

  袁敬華說,從2003年起她就當選了全國人大代表,“這是社會各界對我的肯定?!弊鳛閬碜蕴厥饨逃龖?zhàn)線的代表,她深深體會到人大代表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她常說,自己是殘疾人的代言人,要為殘障孩子說話,要讓社會更加關注他們,要讓國家從制度上給他們上學、康復和就業(yè)提供保障。10多年來,她在全國人大的會議上一共提出98個議案,193條建議,大部分都與殘疾人有關,其中好多問題都得到答復,“這說明,人大對代表的建議非常重視?!崩?,2007年國家開始設立義務教育階段的特殊教育學校公用經費,之前沒有這項補助,從2007年每生每年1100元提高到2009年的3300元,2013年又再次提升到4200元,“這都是提了建議之后國家對殘疾孩子的照顧?!?/p>

  袁敬華介紹說,目前,國家每年從社會福利彩票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資金對20萬名0-6歲的殘疾兒童進行免費康復教育,但全國有139.5萬的0-6歲殘疾兒童。因此,袁敬華認為,國家還需建立一個保證0-6歲殘疾兒童免費康復教育的長效機制。

作者:     責任編輯: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