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心,助貧弱,做好民進人
2014年3月,張慶龍(左三)在經濟支部組織生活會上傳達文件精神
張慶龍,男,漢族,高級工程師,2004年12月加入民進,現任民進內蒙古區(qū)委直屬經濟支部主委,內蒙古民進企業(yè)家聯(lián)誼會副會長,內蒙古東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4年是張慶龍加入民進的第10個年頭,10周年給人帶來的總是一個句號的結束,一個逗號的開始。雖然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但他總是面帶笑容、精力充沛的忙碌著。他,心胸寬廣,為人豁達,樂于奉獻,善于傾聽,是支部會員敬重的領導,也是大家信任的伙伴。
一、 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加強理論學習,不但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增強履職盡責能力的思想基礎。張慶龍把理論學習作為提高自身素質的要務,始終堅持學習民進會章會史,深入學習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大以來歷次中共中央全會精神,以及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人對治國理政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入學習民進十一大和十一大以來歷次民進中央全會精神,民進內蒙古區(qū)委全會精神等,加強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認知和政治共識。同時,作為支部主任,他經常組織學習活動,2013年9月26日、11月1日、11月15日,連續(xù)召開支部委員會議,學習相關會議精神,傳達會內號召,努力建設學習型支部。
二、 積極組織會內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組織生活
支部是民進最基層的組織細胞,它的發(fā)展壯大,也是整個組織發(fā)展進程的一個縮影。嚴雋琪主席說過,一個組織如果經常沒有活動,就不會有活力。自2013年換屆以來,支部會員感受最深的就是活動多了,大家變得更有凝聚力了,也更有歸屬感了。
張慶龍作為支部的“領頭羊”,除了帶領大家召開組織生活會學習理論知識之外,還經常讓大家對現今存在的社會現象進行解讀,從自身專業(yè)角度出發(fā)交流意見和看法,為參政議政、履職盡責提供素材,大家在思想的碰撞中發(fā)現了很多好的建議和意見,為支部做好參政議政工作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礎。2013年支部向民進區(qū)委提交了兩個提案《建設立體停車場 改善城市停車難》和《構建老有所養(yǎng)的多元化養(yǎng)老服務》,獲得區(qū)委的認可和好評。
他還經常組織會員開展扶貧幫困的行動,每次的援助他都會親自前往,通過愛心的傳遞,也讓支部變得更為團結起來。
張慶龍作為區(qū)直經濟支部主任、內蒙古民進企業(yè)家聯(lián)誼會副會長在區(qū)委會的各項活動中總能看到他的身影,參與到全委會的討論之中,參與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與企業(yè)界代表的研討會,參與與其他地區(qū)開展的各項交流互動,也給區(qū)委會開展活動提供了很多支持。
三、 吸納優(yōu)秀人才,充實組織力量
組織建設工作一直是支部工作的重點,引進優(yōu)秀人才,不斷提高支部的整體素質,是高質量、高效率履行職能的必要條件。經濟支部在成立之初僅有的5人,迄今已發(fā)展至22人,一直以經濟界別為主要發(fā)展對象,其他界別吸納優(yōu)秀人才,充實組織力量。在積極分子的考察過程中,張慶龍本著多接觸多了解的原則,讓他們參與到組織生活中,深刻理解民進會員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履行的社會義務,參與的社會發(fā)展。在2014年又向區(qū)委會推薦了一名優(yōu)秀的書畫人才。
四、 做好社會服務,傳遞民進正能量
2013年3月,張慶龍當選民進內蒙古區(qū)直經濟支部主任,這是一個以企業(yè)家為依托,各行各業(yè)的精英為支撐的新型組織,在整個各支部中,是一個新生代的力量。帶領支部的會員扶貧于危難之中,幫困于千里之外,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做好支部的“領頭羊”,同時開拓新的服務領域,爭做慈善事業(yè)的典范。
2013年12月10日,張慶龍組織支部會員前往呼和浩特市所轄的“國家級貧困縣”和林格爾縣開展和林第五小學捐助活動。和林格爾第五小學位于縣城偏僻的一角,生源以農村學生為主,單親、貧困是許多孩子的寫照,很多孩子因貧失學現象時有發(fā)生。此次捐助原計劃為10人,但在了解到這些貧困學生的情況后,一致決定增加到13人,援助的資金為每人每學期600元,共計7800元,直至其小學畢業(yè),全部為會員個人捐款,同時要定期和不定期進行走訪,隨時給予幫助。經濟支部會員考慮到冬季來臨,還帶去了58件棉馬夾,送給家庭貧困的學生。冬季是火災的高發(fā)季節(jié),為了提高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張慶龍還組織支部還聯(lián)系了當地消防部門給學生進行消防知識培訓。
2014年6月17日,幫扶活動進一步開展,在民進內蒙古區(qū)委會領導的支持下,張慶龍又帶領支部會員趕赴呼和浩特市和林縣第五小學,為學生們送去了本學期的生活費7800元。作為支部的領導者,張慶龍代表支部慰問了那里的貧困學生,他說經濟上的資助不是支部的幫扶重點,要積極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強不息的精神,教育和引導貧困生“怎樣做人”,對受資助學生跟蹤考察,教育他們飲水思源,立志成才,成為時代需要、社會期望的優(yōu)秀人才才是支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倡議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擴大愛心力量,讓更多的社會部門及群眾投身到幫助弱勢群體的活動中來才是他的發(fā)展理念和目標。
他自己也多次參與到社會各界的慈善行動當中,說到這些,他總是非常低調,取之于社會,回饋于社會,于他是一種責任,也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情懷。
在2013年區(qū)委會的評比中,張慶龍被評為“民進內蒙古自治區(qū)社會服務工作先進個人”,經濟支部被評為“民進內蒙古自治區(qū)社會服務工作先進單位”,從區(qū)委會的角度對張慶龍本人和經濟支部在社會服務工作中做出的巨大貢獻,給予了充分肯定。
作為一名企業(yè)家,他創(chuàng)造財富,反哺社會,為弱勢群體提供幫助,為慈善事業(yè)添磚加瓦;作為一名民進人,他履職盡責,議政建言,參與到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為改變社會現狀而努力。張慶龍所代表的并不僅僅是他個人,也是每個“休源風范強正,明練政體,常以天下為己任”,富有社會責任感的民進群體,因有這樣的民進人,才有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民進,相信經濟支部在他的帶領下能夠取得更為突出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