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民進社會服務工作主題年  >  理論思考

淺談社會服務工作是檢驗參政黨建設成效的重要平臺

——以四川民進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5-03-30  來源:民進四川省委會

放大

縮小

  社會服務是參政黨服務國家和人民的重要職責,是了解國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增強黨派社會影響力與組織凝聚力的重要抓手,是體現立會宗旨的重要形式。它既是時代的客觀需要,也是民主黨派自身發(fā)展的內在要求。

  2013年2月7日,在中共中央舉行的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各民主黨派是與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該論斷,是對各民主黨派同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歷程的科學總結,是對民主黨派性質和政治地位的科學論斷,是對各民主黨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進程中發(fā)揮職能作用的科學把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科學內涵,就是要在政治方向上,始終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密切合作,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在目標追求上,始終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與發(fā)展;在基本屬性上,始終體現進步性與廣泛性相統(tǒng)一;在價值實現上,始終以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的主人翁身份,以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昂揚姿態(tài),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向前發(fā)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建設,客觀上要求須在工作中將政治性、導向性、針對性、規(guī)律性、務實性統(tǒng)籌把握,協同推進。從整體工作角度來看,自身建設、參政議政、社會服務和民主監(jiān)督相互銜接促進,構成了四位一體的黨派核心工作。單就社會服務與其他三者關系而言,它為黨派組織建設提供了契機、平臺和渠道,為參政議政工作取得了基礎數據和理性實情支持,為民主監(jiān)督工作指明了著眼點和落腳點。

  一、社會服務工作是思想建設的實驗基地和重要途徑。思想價值取向,是一人一團體的行動指南,是一切行為的關鎖。民主黨派社會服務工作,其開展的思想引領點就在于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y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的自覺遵守。一切工作的推進,只有堅持“三個認同”,遵循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十六字方針,才把握了根本,堅持了守望,這是民主黨派與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也是黨派思想建設一以貫之的核心政治理念。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對于黨派成員的思想意識引領,說一千遍,道一萬遍,不入深入實地調研一個問題,傾聽一下心聲,解決一類矛盾,體會一次矛盾紓解。社會服務工作,也因其實踐性、實地性、現場性等特點,讓所有參與者在親臨一線的工作開展中,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感受到黨的民生情懷,看到大江南北翻天覆地的變遷,聽到群眾對黨的工作的評價與期盼,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經驗與現實情況的結合驗證和橫縱對比,這可使黨派成員跳出想當然的理想設定與脫離實際的言語指摘,讓知行合一、理性判斷主宰思維,實現思想思維和問題判斷的客觀中正、貼近實際。例如,民進四川省委會組織會內教育專家、名師參加藏區(qū)教育扶貧工作時,當會員們實地感受到當地物質條件的匱乏,精神生活的單調,看到當地教師的執(zhí)著堅守和無怨付出,他們靈魂受到極大震動,在其感慨與贊嘆里,也深深體會到了黨派開展社會服務工作的針對性、必要性和適時性;通過建黨8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四川民進成立30周年等重大活動,組織會員藝術家專題進行創(chuàng)作,舉辦專題書畫展,會史圖片展,讓會員了解黨和民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堅定正確的政治信念;通過參與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蘆山大地震的抗震救災及災后恢復重建,使會員切身感受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抗擊特大自然災害的民族凝聚力,體會到血濃于水的家國情懷,理解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yōu)越性和高效性。

作者:張宏     責任編輯:張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