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集智聚力謀發(fā)展 參政議政譜華章

發(fā)布時間:2016-05-11  來源:

放大

縮小

  

  參政議政是民主黨派的重要職能,是民主黨派實現自身價值、樹立社會形象的具體體現。民進亳州市委始終把參政議政作為參政黨的生命線,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積極利用會內外資源,扎實開展調查研究,聚民心匯民意,建真言獻良策,較好地履行了參政議政職能。

  一、領導高度重視,工作機制不斷完善

  參政議政是民主黨派的組織行為,因此,要提高參政議政的組織化水平,領導班子帶頭和親自抓就顯得非常重要。亳州民進始終堅持把參政議政作為履行職責的第一要務,由主委親自負責,專職副主委分管參政議政工作具體抓,每年的重點調研課題,從選題、醞釀提綱、確定課題組人員、開展調研,到撰寫報告和成果轉化都全程參與,對每份集體提案都親自審閱,從數據翔實可靠、事實根據充分、邏輯論述有力、建議科學合理四個方面,嚴把提案質量關。分管副主委把搜集信息、修改信息、撰寫信息作為日常工作,上報信息多次被民進中央、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采用,有些還得到省領導批示,被省委、省政府決策采納。對基層組織和會員個人開展調研也給予極大支持和關注。

  不斷完善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一是建立學習制度。堅持每年舉辦一次參政議政工作培訓,邀請市政協、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和市政府有關部門的專家領導為廣大會員做提案和社情民意專題講座,提高會員參政議政工作能力。適時組織骨干會員和支部負責人理論培訓,提高其理論政策水平,拓寬知情渠道,增強參政議政的主動性。積極推薦會員參加省委會及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組織的基層組織負責人培訓班、黨外代表人士培訓班、新會員培訓班等培訓活動。二是建立提案征集制度。每年年初召開參政議政工作座談會,議定重點課題,向各支部下發(fā)提案和調研參考題目,實現了由向會員收集提案向征集提案的轉變。三是建立重點課題分包制度。明確每項重點課題的分管領導、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市委會定期督查督辦,確保課題按質按量完成任務。四是健全人才發(fā)現和培養(yǎng)機制。堅持在“注意數量,注重質量”的前提下,有計劃地穩(wěn)步發(fā)展有代表性和參政議政能力較強的會員。同時,積極與市、區(qū)統(tǒng)戰(zhàn)部門和會員所在單位中共黨組織溝通協商,有意識地推薦一批參政議政能力強的骨干會員進入擔任市、區(qū)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參政議政人才隊伍。

  二、發(fā)揮專委會和廣大會員作用,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充分發(fā)揮參政議政專委會作用。根據會員履職積極性和能力,市委會精心挑選了12名會員成立了參政議政專委會。專委會在參政議政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每年提交市政協集體提案8篇以上,提交市政協常委會、專題協商會上發(fā)言材料5篇以上,向省委會、市政協和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反應社情民意信息20篇以上。近年來,專委會撰寫的4篇提案被評為市政協優(yōu)秀提案,5篇市政協大會和常委會發(fā)言材料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陳顯鋒連續(xù)3年被評為市政協優(yōu)秀通訊員。

  廣泛調動廣大會員的積極性。市委會在積極組織開展會員培訓的基礎上,要求基層組織至少每個季度要開展一次組織生活會,學習當前重大會議精神、政策文件和當前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等,不斷提高會員政治把握能力和業(yè)務水平。建立參政議政激勵機制,出臺了《關于參政議政工作和信息工作的獎勵辦法》,每年對參政議政和信息工作先進個人,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在會員中樹立典型,鼓勵其參政議政工作熱情,激發(fā)帶動其他會員。

  三、堅持上下聯動,有效利用會外資源

  積極配合省委會開展重點課題調研。結合自身優(yōu)勢,積極參與省委會“小型水利建管體制改革”“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加快皖企走出去步伐”“加強新型職業(yè)農民培訓”等重點課題調研,為省委會提供較高利用價值的調研報告。

  主動加強與市直部門的聯系合作。與市教育局、市文化旅游局建立了對口聯系制度,積極參與全市教育工作會議、文化旅游發(fā)展大會和對口部門的述職述廉工作會議,主動組織機關人員和有關會員,到市教育、文化旅游、發(fā)展改革、農業(yè)、城建、商務、環(huán)保等部門調研座談,充分利用可以借力而行的合作平臺,注意發(fā)現和尋找能夠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的題目和突破口,積極收集素材和案例,收獲了研究成果。比如,針對我市幼兒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組織教育界別會員開展調研,提出的《關于增加市區(qū)公辦幼兒園的建議》被亳州市政協定為1號重點提案,由市政協主席領銜督辦。善于借力,拓寬信息渠道。我們積極吸納市政府辦公室、市農委、發(fā)改委、民政局、教育局、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等部門業(yè)務骨干,作為“亳州民進之友”,與他們定期交流,拓寬參政議政資料和社情民意信息渠道;充分利用市人大、市政協安排的視察、對口協商等活動,多渠道掌握信息資料。

  四、打造參政議政品牌,建言獻策成果顯著

  調研成果量多質優(yōu)。2013年以來,亳州民進累計提交省委會調研成果30多篇,其中2篇被選為省政協大會書面發(fā)言材料,4篇被省委會選為省政協集體提案,1篇作為省政協界別協商會發(fā)言材料的重要素材被選用;6篇被選為馬露主委個人省政協提案,2篇被選為馬露主委在省政協界別協商會書面發(fā)言材料。在亳州市“兩會”上提交議案、提案、建議60多件,其中4件被定為市人大議案,5件被定為市人大重點建議;5件被評為市政協重點提案或優(yōu)秀提案,2篇被推薦作市政協大會口頭發(fā)言,10篇被推薦做市政協常委會、專題協商會口頭發(fā)言,多篇獲得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批示。亳州民進成為亳州市人大議案和政協優(yōu)秀提案“大戶”。因參政議政工作成績突出,2015年亳州民進先后榮獲民進省委參政議政工作先進單位和民進全國先進集體(基層組織)榮譽稱號。

  上報社情民意信息量逐年提升。累計上報省委會社情民意信息70多件,根據省委會通報, 2014被省委會采用信息14件,其中1件獲省領導批示,2件獲民進中央或省政協采用;2015年被省委會采用18件,其中3件獲民進中央、省委、省政協或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采用,信息上報量和被采用量均排在市級組織前列。

  五、推進參政議政工作創(chuàng)新,信息化建設逐步加強

  職能結合,參政議政更“接地氣”。把參政議政與社會服務的職能結合起來,在亳州扶貧、義診等社會活動中,都是帶著問題去了解考察,多思考一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尋找具體的解決辦法,以達到服務與調研的雙重目的。

  探索“互聯網+”新形式,加快參政議政信息化建設。通過網絡調研、QQ群和微信溝通等平臺,促進廣大會員廣泛了解民眾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和訴求,豐富信息來源,拓展參政議政思路,增強參政廣泛性;同時,會員間也也可通過QQ群和微信群溝通交流,交換意見,提高參政議政能力。

  健全信息員網絡,夯實信息工作基礎。在每個支部甄選3名信息員,要求信息員每年至少反映2-5條有分量、有價值的社情民意。注重加強與信息員的溝通聯絡,通過QQ群、微信群、短信、電話等形式及時傳達上級精神,通報信息采用情況,開展熱點討論和專題約稿,發(fā)揮好信息員的作用。

作者:     責任編輯:楊宗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