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驗成果

江蘇省委會:夯實思想基礎 凝聚政治共識 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引領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實效

發(fā)布時間:2018-09-26  來源:

放大

縮小

  按照民進中央的部署,換屆以來,民進江蘇省委會緊緊圍繞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新形勢新任務,全面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新”要求,以開展“不忘合作初心,繼續(xù)攜手前行”主題教育活動為抓手,不斷夯實思想政治基礎,增強政治共識,扎根江蘇實際,推動自身建設和履職活動不斷邁上新臺階。

  一、創(chuàng)新形式,突出實效,凝聚政治共識

  五年來,民進省委會圍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這條主線及民進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年的工作部署出臺實施方案,根據(jù)“堅持政治方向、堅持突出重點、堅持自我教育、堅持問題導向”的要求,把學習實踐活動貫穿于各項工作之中,不斷鞏固全省民進組織和廣大會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解和認識,增強政治敏感性、鑒別力,鞏固思想政治基礎,推動全省民進組織在思想政治建設方面開辟新境界、取得新成效。

  完善學習制度,領導班子帶頭學。領導班子率先垂范,圍繞形勢和大局,省委主委、常委、全委會議將中共十八大、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工作會議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專題學習內容。以省委領導為主要成員的省委宣講團,結合學習實踐聯(lián)系點工作,赴地方和基層組織輔導授課,宣講全國兩會精神,組織開展各類座談會、報告會、培訓班和形式多樣的系列活動,把政治學習融于思想交流,把思想建設落實于凝聚共識。省委會創(chuàng)新學習形式,組織省委常委、專委會主任、監(jiān)委會委員等骨干會員赴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嘉興“紅船”接受現(xiàn)場教育,在傳承弘揚紅色文化中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為帶動全省各級組織和會員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筑牢基礎。

  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全省民進一盤棋。以慶祝民進成立70周年為契機,在全省開展“講會史、話傳統(tǒng)、學先進、迎會慶”活動,著力推動我會優(yōu)良傳統(tǒng)內化為當代民進人的價值追求。舉辦紀念民進中央老一輩領導人吳貽芳先生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徐伯昕誕辰110周年座談會、紀念江蘇民進老一輩領導人章臣桓誕辰100周年座談會,舉辦“謝孝思星”和“文化遺產守護名人”命名儀式等活動,在北京民進中央開明美術館舉辦“盛世輝煌—慶祝中國民主促進會成立70周年”大型書畫展、“我身邊的先進”宣講報告會等系列活動,出版《永遠的吳貽芳》,宣傳民進老一輩的堅定信念、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高尚風范,挖掘基層組織工作的典型經驗和會員中涌現(xiàn)出的優(yōu)秀人物的先進事跡,引領廣大會員傳承優(yōu)良傳統(tǒng),學習先進。在全省會員中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通過大討論,使全省會員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上來,統(tǒng)一到中共中央、民進中央和中共江蘇省委各項決策部署上來。

  注重工作實效,機關“學習日”成效凸顯。省委會機關不斷改進“學習日”制度,學習內容涵蓋政治理論、業(yè)務知識以及工作經驗、學習心得方面的交流。結合時事開展現(xiàn)場教學,組織全體機關干部赴雨花臺烈士陵園舉行祭奠儀式,參觀烈士紀念館,以別樣的形式紀念“五一口號”發(fā)布70周年。通過豐富的學習實踐活動,機關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素養(yǎng)、工作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問題引領,以點帶面,鞏固思想基礎

  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做實,新一屆省委領導班子提出了“問題引領”的工作方法,要求眼睛向下,常走基層,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找準病根,對癥下方。省委會制定并實施《民進江蘇省委領導下基層試行辦法》,領導班子成員采取多種形式聯(lián)系基層、聯(lián)系會員,了解組織建設和會員思想動態(tài),推動省委與地方組織工作的相互促進。省委會機關結合當年年度工作主題,分派調研組到各市縣區(qū)委調研,走訪基層組織,與會員面對面交流,幫助解決困難。

  我們在全省建立了會員思想動態(tài)收集聯(lián)絡員隊伍和工作機制,定期或不定期收集分析會員思想動態(tài),了解會員所思所想,使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加強網絡輿情監(jiān)控,推廣成功經驗,鼓勵網絡輿情正面引導,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輿論環(huán)境。

  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會員的引領作用,讓榜樣的力量得到彰顯。省委會和多個市級組織相繼開展“我身邊的先進”宣講活動,用民進前輩的事跡教育激勵會員,用會員身邊的先進人和事教育感染會員,引領會員傳承好民進優(yōu)良傳統(tǒng),立足平凡的崗位、胸懷大局、熱心會務,雙崗建功。

  創(chuàng)立江蘇民進“公益講堂”,邀請會員中的著名專家和學者,根據(jù)各基層組織和會員的需要,開展專家菜單式講學。各設區(qū)市委分別設立“開明大講堂”“民家講堂”“冰心讀書會”等學習平臺,啟發(fā)帶動基層會員向專家學、向書本學,在實踐中學。民進江陰市委會組建采稿團隊,積極開展老會員“我與江陰民進”口述會史活動,完成多篇人物專訪稿,留存了寶貴的會史文字和影像資料。我省各級組織積極推動吳貽芳紀念館、王紹鏊紀念館、葉圣陶紀念館、趙樸初紀念館、吳文藻和冰心紀念館、吳研因紀念館等“民進全國會史教育基地” 建設,為加強會員的思想建設提供了場所。

  三、打造平臺,優(yōu)化隊伍,擴大民進影響

  五年來,省委會注重激勵各級組織和會員積極參與新聞宣傳工作,著力打造會刊、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新聞宣傳的工作平臺。我們主動適應新媒體發(fā)展態(tài)勢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堅持貼近時勢、貼近會員、貼近基層,結合年度工作主題,不斷完善新聞宣傳制度,調整充實全省通訊員隊伍,舉辦全省通訊員培訓班。召開全省宣傳工作與新媒體建設創(chuàng)新研討會,吸納先進經驗,探索有效路徑,有力推動全省各級組織新媒體平臺的建設。

  通過建立省、市、基層“三級聯(lián)動”的宣傳人才梯隊和宣傳人才庫等措施,加強基層宣傳人才的培養(yǎng)。用好評比激勵機制,開展“十佳通訊員”評選活動以及對各設區(qū)市委、縣級市(區(qū))委新聞宣傳成果進行計分考核,對先進個人和宣傳工作先進單位予以表彰獎勵,有力推動全省新聞宣傳工作開展。進一步挖掘會員參與積極性,我們面向各設區(qū)市委和省直工委,聘任了一批高素質的新聞宣傳特約宣傳員,舉辦“鄉(xiāng)村振興”。主動加強與《人民政協(xié)報》《團結報》等新聞媒體的聯(lián)系溝通,積極宣傳我會重大活動、履行職能的實際成效和先進會員事跡,擴大我會的社會影響。五年來全省民進在《人民政協(xié)報》《中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團結報》等國家級媒體發(fā)稿953篇。

  江蘇民進公眾號配合省委重點工作及時發(fā)布信息,關注率點擊率穩(wěn)步提升,全省12家設區(qū)市委全部創(chuàng)建公眾號,縣區(qū)級組織新媒體平臺也逐步建立,宣傳工作合力進一步增強,傳播力和影響力進一步提高。江蘇民進網站、會刊認真做好種類宣傳報道,刊發(fā)學習交流文章,展現(xiàn)江蘇民進各級組織和會員的時代風采,以鮮活、生動、富有吸引力的形式,推動著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深化。

  四、學以致用,立足實效,推動履職實踐

  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引導,民進省委組織建設、參政議政、社會服務、機關建設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落地開花。

  我們以“虛擬機關”為抓手,推進組織建設。在全省各設區(qū)市委、縣級市(區(qū))委確立了第一批“虛擬機關”試點,省委會對試點虛擬機關的籌建工作全程介入、給予具體業(yè)務指導,保證相關工作順利推進?!疤摂M機關”建設緩解了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人手不足甚至沒有專職干部帶來的難題,鍛煉了一批骨干會員,凝聚人心,最大程度的調動起會員參與會務工作的積極性,順應了新時代對參政黨基層組織高質量履職新要求的需要。以“虛擬機關”為題材的文章《挖掘基層故事 傾聽基層心聲》《“虛擬機關”虛不虛》在《團結報》頭版頭條進行了報道。省委會還征集全省優(yōu)秀基層組織活動案例編入《民進是我家》叢書進行廣泛宣傳。

  組織注入了新活力,會員有了向心力,履行職能就具有了突破力。會員撰寫的信息《請把鉆研教學時間還給中小學教師》得到中共中央主要領導、國務院領導的批示,《聚焦四大行業(yè)需求,優(yōu)化財補資金配置》得到時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李強的批示。在江蘇政協(xié)十二屆一次會議上,民進省委提交提案《同飲長江水,共享水資源》得到了中共江蘇省委婁勤儉書記的批示。開拓參政議政新渠道,直接向省委省政府領導報送建議信多篇。

  民進省委整合會內美術展館資源、經濟資源和漫畫作品資源,與中共江省紀委宣傳部共同主辦了“同心助力喚起清風——反腐倡廉主題漫畫巡展”,用實際行動助力從嚴治黨、廉政建設。巡展活動在南京、宿遷、淮安、連云港、常州、蘇州相繼舉辦,累計參展人數(shù)6000多人次,為傳播廉潔文化貢獻民進的一份力量,擴大了民進影響力,增強會員自信心。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江蘇民進正以新作為、新提高,

  展現(xiàn)自己的新氣象、新面貌,江蘇民進將繼續(xù)認真貫徹民進中央、中共江蘇省委的各項部署,緊扣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在全省會員中進一步廣泛深入思想解放大討論活動,不斷鞏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思想基礎,以學習促進工作,讓創(chuàng)新帶動自身建設和履職盡責,知行結合,有思有行,以飽滿的精神完成好各項履職任務。

作者:     責任編輯:張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