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民進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  >  解讀

以信仰之光照亮奮斗之路

——寫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之際(上)

發(fā)布時間:2016-06-30  來源:人民日報

放大

縮小

 ?。ㄒ唬┯忠粋€7月來臨,時間從未改變前行的腳步。

  上海興業(yè)路的一棟小樓,迎來更多朝圣者。95年前,一群年輕人聚集在這里,革命的星火,燃燒出一片嶄新的天地。這一過程如此艱辛也如此輝煌,正如紀念館展覽結束處懸掛著的題詞——“作始也簡,將畢也鉅”。

  陜西延安楊家?guī)X的中央大禮堂,有人展開黨旗,重溫入黨誓詞。1945年,黨的七大在這里召開,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中國的腳步從這里啟程。會場墻壁的旗座上,寫著八個字——“堅持真理,修正錯誤”。

  北京,天安門廣場花團錦簇,大街小巷飄揚的黨旗上,鐮刀錘頭格外醒目。從苦難中來,朝復興而去,一個古老的民族向著百年夢想邁進。黨的十八大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勿忘人民,甘作奉獻”。

  95年,3句話。源于德國小鎮(zhèn)特里爾的種子,在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心靈中孕育成長。紅色的激流匯入黃色的土層,掀起洶涌壯闊的狂瀾,匯聚成光耀中華的絢麗日出,它讓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蕩滌風雨如磐的暗夜,照亮民族復興的征程,徹底改造了這個古老的國家,徹底改變了人民的命運,徹底改寫了人類社會的政治版圖。

  從嘉興南湖紅船上尋找光明的擺渡人,到駕馭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的領航者,中國共產黨激勵與召喚著億萬人民生死與共、始終相隨,讓這個曾經(jīng)四分五裂、一窮二白的國度,于危難中振作,在絕望中重生,已然可見復興的曙光。

  有人說,了解中國,必須了解中國共產黨;讀懂中國共產黨,才能讀懂中國。95年過去,就讓我們重新打開時間的閘門,踏上那條舉世矚目的中國道路,翻閱風雷激蕩的紅色篇章。

  (二)億萬萬人家國,九十五年拼搏。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無數(shù)人匯聚在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歷史會記錄下每一代人的奮斗與犧牲,也會給他們的選擇一個肯定的回答。

  “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為著共產主義犧牲,為著蘇維埃流血,那是我們十分情愿的啊!”1935年8月,方志敏在就義之前慷慨陳詞。這位贛東北蘇區(qū)的創(chuàng)建者,過著“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卻“生存一天就要為中國呼喊一天”,只因他是“馬克思主義篤誠的信仰者”,堅信“蘇維??梢跃戎袊?,革命必能得最后的勝利”。

  “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fā)展而奮斗!”1950年2月,華羅庚在歸國途中,寫下這封《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那一年,華羅庚、朱光亞、鄧稼先、葉篤正等1000多名留美學生不畏艱辛奔向新中國,很多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們相信,“新民主主義已經(jīng)很明顯地指出中國社會建設該取的道路”,“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我們是有組織、有信仰、有覺悟的人。”2008年5月,瞿永安的11位親人在汶川地震中喪生。在滿地瓦礫的家門口,這位北川縣副縣長淚流滿面磕了三個頭,隨后起身投入抗災一線。在那場特大地震之后,從80后女警察蔣敏、組織部長王理效,到參與援建的干部崔學選,定格下無數(shù)共產黨員的奉獻精神。在汶川震區(qū)考察救災和重建的外國友人感慨:“有一條‘經(jīng)’我們很難取走——你們有這么多勇于獻身的中共黨員?!?/p>

  95年來,無數(shù)仁人志士,匯聚于信仰的旗幟之下。在他們身上,有著這個群體的心靈密碼,有著共產黨人共同的精神基因——

  他們相信,“只有在斗爭中無所畏懼,才能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在這真理里,凝聚著智慧與知識的結晶,也蘊藏著國家與民族發(fā)展的路徑。沿著這條真理之路,沉淪的中國才能走向復興,億萬中國人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們視追尋這樣的真理為理想,他們以實踐這樣的真理為信仰。

  他們秉承,“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他們把國家、民族乃至人類的命運,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走在這條道義之路,他們將小我消融于“大我”,成為無私的愛國者、無畏的革命者、無悔的犧牲者。他們視承擔這樣的責任為使命,他們以堅守這樣的價值為意義。

  水打山崖,風過林海。95年來,信仰在奮斗中淬火,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前行的足跡,構成了一個國家為強大而探索的思想史,也構成了一個民族為復興而奮斗的心靈史。真理之光與道義之光交相輝映,讓這一段歷程群星閃耀,照亮著中華民族的天空。

 ?。ㄈ┎⒎敲總€共產黨員,都是天生的馬克思主義者。很多時候,信仰是選擇的結果。回到他們思想的源頭,才能理解共產黨人95年來的選擇,才能發(fā)現(xiàn)為什么馬克思主義“占據(jù)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

  一百多年來,馬克思主義一直是現(xiàn)代世界思想樂章中的一個重要主題。馬克思是第一個把世界作為政治、經(jīng)濟、科學和哲學的整體來理解的人。這位“現(xiàn)代社會思想之父”,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這是人類智慧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峰,正如曾獲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的??怂顾?,“大多數(shù)希望弄清歷史一般進程的人會使用馬克思主義的范疇或者這些范疇的某種修正形式,因為幾乎沒有其他的范疇形式可用”。

  對于有識之士,馬克思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對于有志之士,馬克思更開掘出廣闊的精神空間。堅持實現(xiàn)人民解放、維護人民利益的立場,以實現(xiàn)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和全人類解放為己任,體現(xiàn)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價值基礎。在馬克思的歷史批判、經(jīng)濟批判、政治批判中,“人的解放”是一以貫之的核心,也是他終生奮斗的使命。從為人類謀福利的道德信念,到對人的命運的客觀探討,再到人與世界關系的總體把握,直至追求“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馬克思主義開辟出一條個人和人類追求超越性價值的道路。

  這位共產黨人的精神導師,正是一個完美例證。他出身富裕家庭,23歲拿到博士學位,25歲娶了一位貴族小姐,還是《萊茵報》主編。但他卻拋棄了這一切,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yè)”,為工作和革命顛沛流離40年,一貧如洗、兒女夭殤,直到1883年3月在辦公桌前永遠地睡去。德國哲學家康德曾說,人類最震撼的秉性,就在于為他人而工作,為后代而犧牲。馬克思一生的際遇,正實現(xiàn)了對“人”的定義。

  一部人類文明史,產生了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兩大思潮,分別體現(xiàn)著人類對真與善、實然與應然、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追求。馬克思主義則努力在二者之間架起橋梁,把科學的真理性與價值的超越性,統(tǒng)一于共產主義理想之中。從這個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馬克思主義依然顯示出科學思想的偉力,依然占據(jù)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

  這正是馬克思主義能在世界的東方,吸引如此眾多信仰者的根本原因。

作者:任仲平     責任編輯:施海燕